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451章 朱元璋的黑料2(2 / 2)

东川侯胡海,洪武二十四年病逝;

凤翔侯张龙、洪武三十年病逝;

普定侯陈桓,洪武二十六年,坐蓝玉案死;

永平侯谢成,洪武二十六年,坐蓝玉案死;

崇山侯李新材……据说封侯是因为给马皇后修墓才封的,死因,监工修河累死万余民夫;

航海侯张赫,洪武二十三年病逝;

江夏侯周德兴……这个挺冤,被儿子坑的,他儿子跑朱元璋后宫跟宫女搞一起了!

以上,淮西二十四将,四人开国前战死,六人被胡惟庸、蓝玉案牵连被杀,李新材、周德兴作死被杀,余者十二人,善终。

一个个列出来后,朱元璋的名声是不是会好一点?不会,因为淮西二十四将外,还有开国六公、二十八侯、两伯爵的下场,这些列出来后还有功臣后代的下场。

比如受胡惟庸、蓝玉案牵连的开国功臣,已死的开国功臣,爵位被废除。

再比如因为靖难没站朱棣这边,所以爵位被废除的。

反正只要找详细些,总能找到黑点的,毕竟朱元璋本身也不是白玉无暇,他挺黑,却又没有传言中这么黑,仅此而已。

再说说洪武四大案,空印、郭桓、胡惟庸、蓝玉,四大案杀得人头滚滚,官员人人自危,这没错,总共受牵连的人数高达十多万……说二十万也还行。

之所以说黑……因为一些人一口咬定朱元璋杀了二十多万官员……妈耶,那是官员,不是耗材,不是割一茬就立马长一茬的东西。

当时全国各地官员总数也就几万,四大案杀二十多万……咋滴,你朱元璋自个儿治国啊?

再说南北榜案,本来吧,这种有争议的事情,等结果确定之后再说是最好的,奈何又成了黑料,扯什么阴谋论的……至于吗?

都说文官集团、文官集团,咋滴?这集团无所不能啊?要真这么牛,还能让朱元璋、朱棣吓成那怂样?

南北榜案,从时间上联系一下,就是因为元朝停了太久的科举,北方经历了太多战乱,导致读书人多往江南跑,以至于北边重武、南边重文。

你说南北榜案是因为南北方教育环境、资源不同可以,说是为政治考量,要考虑北方学子的感受,也行,但是,关阴谋论个屁关系啊!

甚至还有人说朱雄英、朱标、马皇后死于文官集团之手……哦,朱元璋的死也有人说是文官集团……

什么文官这么牛?啥都能插手,那干脆集团联合一下夺了朱元璋的鸟位,或者学习一下东晋,让皇帝们集体短命,不好吗?

为啥让朱元璋、朱棣、朱厚熜、朱翊钧等皇帝高寿?小皇帝不是更好控制。

还有说于谦是摄政王的……玛德,生前就被清算的摄政王,死后家无余财的摄政王,简直是个笑话。

究竟是阴谋论还是史料缺失导致的无端猜想?

继续,关于卫所制这个问题,是朱元璋学习唐朝府兵制度搞出来的,被骂是因为后来卫所制度崩溃,卫所士兵的战力也就一农民战力,甚至还不如。

这个过错算朱元璋身上有问题吗?没有问题,全算朱元璋身上有问题吗?大大的有问题!

一句话,谁能保证自己定下的制度能传承几百年不出问题?换句话说,什么制度可以几百年不改还不出问题?

朱元璋有错,想得太多,管得太宽,明明只是一个人,偏想干几代人的事,最终怎么的,他有多勤奋他后代就有多懒。

朱棣的内阁,朱高炽的内阁兼职六部,朱瞻基的太监批红,还有那俩绝世懒虫,老道士和大宅男,他们没能力吗?不是,他们只是想偷懒。

卫所制于明初为明朝提供了大量兵力,洪武十三次北伐、永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